
古嚴寺是位於高雄市仁武區的一間佛教道場。 這裡曲徑通幽,祥和靜謐,是僧侶與信徒薰習佛學和深入禪法的理想場所。 古嚴寺的建立,離不開一位重要人物——開山長老尼釋德華。

德華長老尼出生於台南北門南鯤鯓附近的漁村,自幼慈敏, 尊師守訓,勤儉持家,女德出眾,為鄰里所誇讚。 年40歲餘,由於辛勤縫紉製衣工作而積勞成疾, 深感世間苦空無常,遂常跪坐求佛企求脫離生死。 某夜,忽夢見一高大如峻嶺之白衣大士,自是日起,師便走向修行之路 ,靜坐斷食閉關多次,深悟「面面是佛」、「卍」字真諦。
46歲在高雄五甲創建「大佛壇」為人消災解厄,助人於水火;不同於乩童術士降神發顫,師僅閉目開示,以慈悲之心指點迷津,堅持不收供養。師亦深知靈力加持乃一時方便,故常勸信眾,惟有在佛法熏陶下獲得內在的平靜和智慧才能破除業障,找到心靈歸宿。
由於聚眾共修之五甲佛堂空間不敷使用,58歲時,信徒覓地興建「古嚴寺」。「古」,就是早的意思,很久很久以前;「嚴」,則是莊嚴。 取這個名字的動機是要找回我們本來具足的佛性。 透過在古嚴寺修行,找回清淨的本性和無始以來的本覺。

67歲時,千佛山上白下雲老和尚親自來寺為師剃度圓頂,師成為臨濟第四十二代法脈。同年,授具足戒,正式成為佛門龍象。師之修持以斷食、靜坐、禮佛、持咒、回向為主;多次精進堅忍,閉關苦修,致力於弘揚佛法,為信眾提供修行的指導,以自己的行動和智慧,影響著大眾。
釋德華長老尼的開山緣起,不僅是一個建寺的歷程, 更是一個充滿智慧和慈悲的修行之路。 她的精神和事跡,將永遠激勵著後來的僧侶和信眾, 繼續在佛法的光輝下修行和前行。 「古嚴寺」在她的庇佑和帶領下,成為了一個名符其實的佛教聖地, 為無數人提供了心靈的歸宿和精神的指引。